新定义励志教育

欢迎您! 今天是:
专注青少年成长教育
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招生咨询电话
19977521199
上一张 下一张

新定义励志教育概况 School Profile

基地概况

       北流市智学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定义励志教育基地    广西北流市智学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定义教育”是一家专业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行为矫正、生活习惯养成及文化辅导的机构,致力于解决青少年···【详情点击】

青少年:学会接纳自己
2024-12-11

今天的课堂重点讨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接纳自己这一重要课题。在课程中,我们深···

  • 2024-12-07精彩课程:青少年自控抵御诱惑
  • 2024-12-03青少年自残现象为何频发?
  • 2024-11-29对话青少年
  • 2024-11-19精彩课:《对话原生家庭》
  • 2024-11-18预防火灾警示教育演练
  • 更多>>主要课程 服务创造价值、存在造就未来

    • 劳育系列课程
      劳育系列课程

      培养学员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独立能力、自我生存能力、自己动手能力。

      我要咨询 网上报名
    • 美育系列课程
      美育系列课程

      培养学员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美感、对艺术的喜欢;发展学员鉴赏美、创造美、···

      我要咨询 网上报名
    • 体育系列课程
      体育系列课程

      发展学员体能、增强学员体质、培养意志力、挖掘学员的兴趣爱好,提高群体社交能力···

      我要咨询 网上报名
    • 德育系列课程
      德育系列课程

      培养学员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员形成正确···

      我要咨询 网上报名
    • 智育系列课程
      智育系列课程

      系统教导学识、技能;提高学员的眼界、见识、想象力、创造力。

      我要咨询 网上报名

    基地风采 WONDERFUL CAMPUS

    更多>>招生答疑 ADMISSIONS ANSWER

    更多>>联系我们 Employment protection

    学校就业保障
    我要咨询报名学习
    桂ICP备2024048084号-1Copyright © 201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德熙网络
    微信扫一扫
    添加好友
    青少年自残现象为何频发?-基地动态-新定义励志教育-广西地区封闭式管理学校专注于青少年叛逆,厌学,网瘾,早恋等问题
    首页>基地动态>基地动态
    青少年自残现象为何频发?
    时间:2024-12-03    浏览:117次
    青少年自残现象为何频发?


       厌学、抑郁的孩子,选择自残的现象,比比皆是。通常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心理困扰与情感困境。抑郁和厌学只是表面症状,孩子们可能通过自残来表达自己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痛苦或情绪,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某种情感的释放或控制感。

       曾经纯真可爱的孩子,为何会陷入这般令人揪心的困境,对自己施以残忍的伤害。常言道,打在儿身上,疼在娘心上。孩子自己伤害自己,父母心里比谁都痛苦,他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孩子自残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原因:

    1、情绪的调节:抑郁症往往伴随情绪失控、情感麻木或极度的空虚感。对于一些孩子而言,自残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通过疼痛感能够让他们暂时感受到“活着”的感觉,甚至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够控制某些事情。

    2、对外界压力的回应:在学业、家庭、同伴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可能使孩子感到无法承受。自残有时是孩子对这些无力改变的压力作出的一种反应方式,尤其是当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合适的途径来寻求帮助时。

    3、寻求关注与求救信号:有些孩子通过自残的行为向周围的人传递求救信号。可能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痛苦被忽视,或者无法获得父母和老师的理解与关心,因此通过自残来吸引注意,希望有人能够关注并帮助他们。

    4、自我惩罚与内疚感:一些抑郁的孩子常常对自己感到深深的内疚或自责,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或者帮助。自残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一种自我惩罚的表现,孩子试图通过伤害自己来“弥补”他们所认为的过错。

    5、社交媒体和同龄人影响:一些青少年可能在社交媒体或同龄人中看到自残行为,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或求同情的手段。对这些影响的模仿可能使孩子更容易走上自残的道路。

    6、逃避现实:抑郁症的孩子常常感到无法承受的痛苦和压力,现实生活中的困境让他们感到无望。自残的行为可能让他们暂时从这些困境中“逃避”出去,因为疼痛能够短暂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减少内心的焦虑和空虚。

       因此,面对孩子的自残行为,家长和老师应当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心理困扰,给予理解和支持。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行为,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帮助他们学会健康的情绪管理方式,避免孩子通过自残来寻求情感的出口。

    << 点击返回
    电话:19977521199 Inc .
    桂ICP备2024048084号-1Copyright © 201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